背景及概述[1]
叶绿素在热或酸性条件下的降解产物。包括脱镁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素b。化学式分别为C55H74O5N4和C55H72O5N4;颜色分别为黑褐色和黄褐色。均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是反映茶叶外形色泽和叶底色泽的主要成分。叶绿素与脱镁叶绿素之比值与绿茶色泽品质呈正相关。在绿茶干燥方式中,“炒”比“烘”可保留较多的叶绿素而形成较少的脱镁叶绿素。脱镁叶绿素是红茶外观色泽的重要成分,较高的脱镁叶绿素与茶红素的比值,可获得乌黑油润的干茶色泽。
应用[2-3]
脱镁叶绿素广泛的存在于高等植物、海洋中的藻类植物、蚕、苔类以及具有光合作用的细菌当中。脱镁叶绿素能吸收波长670nm以上的光,通过辐射渗透组织,产生单线态的氧、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负离子,从而起到抗菌消炎、抗病毒、抗氧化等药理作用。有研究分析了脱镁叶绿素对浮游植物吸收特性的影响。由实测数据及相关文献推断出脱镁叶绿素蓝光和红光吸收峰分别位于412和670nm波段,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脱镁叶绿素和叶绿素a的比吸收系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12nm波段脱镁叶绿素的比吸收系数远大于叶绿素a;440nm波段,叶绿素a的比吸收系数略大于脱镁叶绿素;670、675nm波段,叶绿素a的比吸收系数约为脱镁叶绿素的3倍。随脱镁叶绿素占色素总浓度比例的增大,浮游植物吸收曲线上蓝光吸收峰偏离440nm波段,逐渐向412nm波段靠近,并得到蓝光波段吸收峰的高度由脱镁叶绿素浓度决定,而红光波段吸收峰的高度由叶绿素a浓度决定。色素浓度与吸收系数进行乘幂函数拟合分析表明,412、440nm波段吸收系数与脱镁叶绿素浓度拟合相关性高于叶绿素a,而675nm波段相反。
制备[2]
从桑叶渣中提取脱镁叶绿素,具体方法如下:
a、取50g桑叶渣,与回收的乙醇400ml在1000ml烧杯中混合均匀,用2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至7.5-8.5,置于超声波条件下恒温60℃浸取10分钟,提取功率为120W,然后趁热用400目滤布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b、对滤渣重复步骤a的超声提取操作,过滤,合并两次超声提取的滤液,在滤液中加入浓盐酸调节滤液pH至3.5-4.5,静置24h,减压旋转蒸发至溶液为45-50ml时停止浓缩,将浓缩液倒到100ml烧杯中静置1h,可以看到有黄绿色沉淀,过滤得到黄绿色固体,将黄绿色固体在真空干燥箱干燥4h,干燥温度为50℃,即得脱镁叶绿素。
脱盐沉降方法[4]
一种能够降低盐藻中脱镁叶绿素含量的脱盐沉降方法。对经液体培养基培养后的盐藻经过高速离心后,加水稀释脱盐,通过控制藻液的酸碱度,在藻液中添加乙醇,自然沉降,再低速离心后制成盐藻藻糊,测量其脱镁叶绿素。本发明选取了加入乙醇,由于乙醇是一种无毒、易被除去的溶剂,其成本较其它溶剂相对低廉。脱镁叶绿素是由叶绿素降解形成的,叶绿素部分被乙醇提取出来,那么脱镁叶绿素的含量势必会降低。而且选取的pH值为弱酸性,可以降低脱镁叶绿素的含量,同时减少了酸的加入量,降低了成本。本方法选取了合适的盐度,是为了追求在自然条件下,较好的脱盐沉降速度,没有引入任何絮凝剂。
主要参考资料
[1]中国茶叶大辞典
[2]CN201510062483.2一种脱镁叶绿素的制备及应用方法
[3]脱镁叶绿素对浮游植物吸收特性的影响
[4]CN201510706826.4一种降低盐藻中脱镁叶绿素的脱盐沉降方法